供應鏈可視化(Supply Chain Visibility),協同商務框架的制定以GMA/FMI/AT Kearney的定義為基礎,包括7個不同層次:共同的數據標準、統一產品注冊和目錄、產品信息同步、協同交易管理、協同供應鏈管理、協同銷售合促銷計劃以及協同產品開發和績效。并分別對應CPFR(協同計劃、預測和補給)的分析、戰略和計劃、需求和供應鏈管理、供應鏈執行等層面。
可視化層次
文檔可視化
SCV的基礎,對業務進行中的文檔(這種文檔可以EDI 文檔或者一般的文檔)發送/接收、處理的狀態跟蹤。將經過多個系統進行傳輸、并將文檔從多個系統導出或導入到多個系統的過程進行全面的監控和管理。
業務過程可視化
SCV 可以為內部以及交易伙伴的電子訂單處理、收發貨業務協同、物流操作,提供基于互聯網瀏覽器的從數據傳輸、業務數據、結果差異到實時異常不同層次的能見性,大大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
KPI績效可視化
SCV的分析功能可擴展企業的訂單、發貨以及發票信息,為企業重新詮釋端對端供應鏈的概念。用戶可以發現延遲和瓶頸,找出表現不佳的貿易伙伴。協作多方共享績效指標如訂單滿足率、準時到達率、貨架缺貨率等,應用這些重要的依據指導供應鏈管理乃至指導產品策略。
供應鏈可視化解決方案
基于以大供應鏈可視化套裝,幫助集團化公司在整合內部多地區銷售組織、銷售終端和庫存組織的基礎上,與供應商建立協作關系、優化供應鏈過程、實現KPI可視化。
1. 預測和訂單–供應鏈多方共享電子預測與訂單,貿易伙伴可以查看訂單、對訂單請求進行承諾,還可以執行諸如分批發運和店鋪直送等更高級別的操作。
2. 發運和收貨 - 供應商可以使用 Web界面在線創建發貨通知等操作。還可以捕獲原始訂單、發貨詳細信息以及交貨證明,并將不同信息進行比對和驗證,從而結束整個周期。
3. 發票和結算 - 支持電子發票、發票狀態自助查詢以及付款的能見性,可以通過EDI無縫傳送到企業的后臺財務系統。
4. 供應鏈異常管理 - 獲得供應鏈業務數據的可見性以及管理供應鏈協作中的異常。
5. 庫存可視化 - 客戶、經銷商共享銷售和庫存數據,獲取更及時更準確的銷售庫存情況,采取更及時地舉措協助零售客戶降低庫存水平。
6. 供應鏈流程自動化 –為企業的內部用戶和貿易伙伴社區用戶提供了從預測到結算整個流程的自動化的統一解決方案。